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8,Season 1910

Music Insights (21)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從音樂作品內藏的元素,向外照見古往今來大千世界諸般情境。
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音樂裡,承載了多少觀點與感受的異同?
集合並列音樂作品、詮釋錄音,從音樂出發以探索世界的點點滴滴...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節目大綱


卡莎維娜是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首席芭蕾舞演員(ballerina)。她於1910年起開始與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合作,在巴黎演出,其中最經典且聞名於世的角色,便是米歇爾‧福金作品《火鳥》(The Firebird)中的主角。

法國報界指責戴雅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是國際主義,所以,他們明年必須得帶一些,法國人會認為想很「俄羅斯」的表演去巴黎,所以,他們必須做一個「俄羅斯藝術季」。西方指望Diaghileff的不僅是要有俄羅斯民族色彩,也還要亞洲東部的異國色彩,報界與觀眾所需求的就是俄國的東西,既然他們要,我們就給他們一個《火鳥》吧!

據說,為了替這齣故事情節與角色都是東拼西湊而成的「俄羅斯輸出品」,Diaghileff先是找了Liadov,可是Liadov是個慢郎中,根本趕不上進度,接著他又找了Nokolai Tcherepnin,可是他提出的初稿不符理想,結果偶然在一次音樂會裡,Diaghileff聽到一位不知名的年輕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煙火》的首演,大為驚艷之餘,立馬決定要認識該曲的作曲家,並且迅速的在當天下午就跟作曲家碰面,隨後就大膽的決定把寫作《火鳥》的工作交給這位名叫Igor Stravinsky (1882.6.17-1971.4.6)的年輕人,而週邊的Pickwikian友人們都覺得這是場不折不扣的豪賭,結果1910.6.25在巴黎歌劇院的首演證明Diaghileff慧眼視英豪賭贏了,《火鳥》一炮而紅,從此也將當時年僅28歲的Stravinsky一舉推上國際樂壇,成為最閃亮的俄國作曲界新星。

這段故事美好無比,且極其有名,然而這是百分之百真的嗎?還是有可能是真假參半的世紀神話?還是高明至極的「行銷宣傳」話術?真真假假之間又反應出關於Diaghileff的什麼? 且聽我在本集節目中,為各位拆解這音樂史上最傳奇性的故事。

播出曲目


Igor Stravinsky: Feu d'artifice
Conductor: Piere Boulez,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Igor Stravinsky: Firebird Ballet(1910)
The Firebird appears, pursued by Ivan Tsarevitch
Dance of the Firebird
Ivan Tsarevich captures the Firebird
The Firebird entreaty

Conductor: Igor Stravinsky,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Igor Stravinsky: Firebird Suite (1945)
I. Introduction - Prelude and Dance of the Firebird - Variations (4’39”) II. Pas de deux - Firebird Ivan Tsarevich
III. Scherzo - Dance of the Princesses
IV. Rondo - Khorovod
V. Infernal Dance
VI. Lullaby
VII. Final Hymn

Conductor: Günthe Wand,Deutsches 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主持人 陳樹熙】


【主持人 陳樹熙】

作曲家、指揮家、資深音樂人
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指揮文憑和作曲文憑畢業,在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皆有相當的知名度與活動力。曾經先後擔任過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團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曾經跟隨游昌發、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蕭滋及Karl Ö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歷年來曾經先後獲得過「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臺灣省交響樂團第二屆徵曲比賽第二獎(1993),以及多次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在指揮方面,也曾經擔任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愛樂管絃樂團等樂團。

作品常在國內外演出,芭蕾舞劇《傾城之戀》(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委託)、《六堆即景》、《八音協奏曲》、《布農傳奇》、《雲豹之歌》、《桐花組曲》、《山歌》、古琴協奏曲《琅琊行》等;國樂合奏曲《眾神出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並錄音由SONY發行並多次帶往該團美國及中國巡演,《龍鳳呈祥》(2016)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發行,馬來西亞愛樂也曾演出。曾擔任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音樂欣賞》等書,翻譯文章見於《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出版)等書。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