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 貝多芬對拿破崙的愛與恨

葉綠娜「談」鋼琴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西元1804年,拿破崙稱帝,將法蘭西共和國改為帝國,憤怒的貝多芬因此撕毀題獻給拿破崙的「英雄」交響曲的最後一頁,也在此時開始創作作品第五十七號「熱情」奏鳴曲,反映了內心對於現實的失望,以及日益嚴重的耳疾,音樂在此達到最戲劇性的爆發。
作品第一○九號題獻給好友布蓮塔諾(Maximiliana Brentano),是唯一非貴族的題贈者,第三樂章的主題來自於貝多芬的聯篇歌曲「致遠方的愛人」(An die ferne Geliebte, Op. 98),而作曲家也在譜上提示「充滿著歌唱,帶有最內在的感情」(Gesangvoll, mit innigster Empfindung)。

葉綠娜 貝多芬 拿破崙 熱情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創作背景


F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作品57
Piano Sonata No.23 in F Minor, Op.57, 'Appassionata' 

Antonie Brentano (1780~1869)

【創作背景】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F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是一部充滿戲劇性的作品,樂曲中充分展現出貝多芬音樂創作中期的特色,與「月光」鋼琴奏鳴曲、「悲愴」鋼琴奏鳴曲,以及「華德斯坦」鋼琴奏鳴曲等三部作品,並列為人們最喜愛的貝多芬「四大」鋼琴奏鳴曲。不過,在這四部作品中,除了「悲愴」的標題是貝多芬親自寫下的之外,其餘三首的標題都不是貝多芬所命名的。 

貝多芬的「熱情」鋼琴奏鳴曲,全曲以緊湊的奏鳴曲形式寫成,充滿不安與苦惱,也帶有飽滿的力度與熱情,彷彿暗示著狂烈風暴即將來臨一般。樂曲飽含貝多芬的主觀情緒和強烈個人特質,就如同是貝多芬深長而熱情的呼喊,反映了他對當時政局的感觸,包括反封建、反獨裁的自由民主思想,以及表達對於拿破崙稱帝的憤怒。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 1866~1944)曾說,這部作品是「如同火焰般的急流在花崗石的軌道上急洩而下」,可見這首曲子的強大爆發力。 

另外,「熱情」鋼琴奏鳴曲,和傳說中貝多芬永恆的戀人泰麗莎(Therese),也有密切的關聯。貝多芬生命裡其中一位女性茱莉塔(Giulietta),是匈牙利布隆斯維克家族的親戚,而這個家族中的姊妹檔,泰麗莎與妹妹約瑟芬(Josephine)則是貝多芬的學生,可能都和貝多芬有過戀情,所以貝多芬與這個家族的關係可說是相當緊密。在創作「熱情」奏鳴曲時,貝多芬正熱切地追求泰麗莎,由於貝多芬的真誠,伯爵伉儷同意了貝多芬和自己的女兒訂婚。而為了答謝伯爵的好意,貝多芬便將這首壯麗的「熱情」鋼琴奏鳴曲獻給了布隆斯維克家族。 貝多芬最受到世人尊敬與推崇的原因之一,正是他能從困境中重新昂揚挺身,藉著更強韌的精神力量,寫出內容更充實、更具精神深度,並且充滿熱情的音樂,從他的作品裡,常常能感受到這種堅強的生命意志力!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甚快板(Allegro assai),奏鳴曲式

貝多芬將內心的衝突直接顯露於音樂中,他運用了簡單的分解和弦,架構出龐大、嚴謹的第一樂章,由寂靜的琶音式弱音展開第一主題,接著,導入著名的「命運動機」,掀起生動的戲劇性高潮。接著出現的第二主題則如同歌唱般,彷彿帶著光明與希望的旋律。接著則以A小調呈現粗暴的樂念,這個樂章就在洋溢著對比風格的氛圍中結束。 

第二樂章 流暢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變奏曲式

由莊嚴的主題與三個變奏所構成的變奏曲式,不同於第一樂章,音樂中的氣氛平靜、曲調簡單,但是擁有豐富的和聲音響,被譽為貝多芬緩板作品的傑作之一。樂曲先帶出主題樂段」,旋律簡單明瞭,接著是端莊的第一變奏」,由左手奏出帶有特性切分音的簡單變奏,而溫暖的第二變奏」,則是右手在凌亂的十六分音符中,彈出變奏的主題,左手則僅帶出簡單的旋律線條,最後到了緊迫的第三變奏」,轉變成為細膩的三十二分音符,在變奏的進行中,主題音域越來越高昂,並且不間斷的接到終曲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 從容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奏鳴曲式

貝多芬在節奏舒緩的第二樂章之後,再次以激烈、強勁的氣勢彷彿宣告戰鬥的登場,在急速奔馳的樂音中,熱情與悲愴交織,如同一場激烈的狂風驟雨!首先以更強音連續奏出更激烈的和弦,然後以單音流露出來的是第一主題的音型,彷彿翻滾流動的非旋律性樂念。反覆之後,同樣非旋律性的第二主題登場,小結尾則以卡農風格處理第一主題開始,呈式部結束後,立即進入發展部的第一主題,經過新舊主題的交替,逐漸轉弱力度進入再現部。接下來的樂句則由在現部及發展部交替反覆,醞釀結尾新主題的強烈效果。最後,急板的結尾以新主題強烈的展開,然後便以第一主題急速的向前推進,衝向由連續琶音所形成的重重障礙,氣勢洶湧的結束全曲。 

【影響】
貝多芬從1804年,就開始構思這部奏鳴曲,並在1805年完成。在同一時期,他還寫下了第三號交響曲「英雄」、歌劇「費黛里奧」等重要作品。在英雄交響曲中,貝多芬擴大樂曲結構,並置入浪漫派外放的創作思維,這在當時的創作習慣上堪稱一大革新。但是在「熱情」」奏鳴曲中,貝多芬卻企圖以理智抑制激盪的熱情,將澎湃的思潮以較內斂的方式來表達,而這種堅毅內斂的表達方式,更延續到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之中。

 


降A大調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09
Piano Sonata No.30 in A flat major, Op.109

【創作背景】

當我們對照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的時候,會發現它們都各自有一個標註「如歌的」樂章,例如「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是「如歌的行板」,「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是「如歌的中板」,「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二樂章則是「如歌的慢板」,我們不禁會問,為何貝多芬晚期開始喜歡歌唱?貝多芬的音樂,聽起來真的像是歌唱嗎?而1823年完成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也加入了歌唱的元素,這是巧合嗎? 

除了「如歌的」,晚期的創作也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兩極化特徵。一個是形式最簡單的「變奏」,而另一個是表現最抽象的「賦格」。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亞」的第四樂章是「有序奏的賦格」,「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也是有一個以慢板當作序奏的賦格。除此之外,「第十三號弦樂四重奏」原本的終樂章,最後單獨出版的作品編號133號「大賦格」,以及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即將結束之前,同樣有一段關鍵性的「賦格」。 

而形式相對簡單的「變奏」,則出現在只有兩個樂章的「C小調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就是形式最單純的變奏曲。而在這首「降E大調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也是最後一個樂章,同樣以變奏曲的方式表現。 

如果注意貝多芬的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單純從樂章架構來看,可以說他已經進入「隨心所欲」的境界,「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雖然是三個樂章,但第一和第二樂章幾乎是接連演奏不斷,形同兩個樂章。「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是三個樂章,而「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又是兩個樂章,且兩個樂章也是幾乎沒有間斷,甚至可以視為只有一個樂章。 

此外,貝多芬晚期的創作,在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個樂章,似乎不再像以往「激烈」,樂章結構都選擇相對和緩,包括「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是「簡單而如歌的,相當慢的慢板」,「第三十一號鋼琴奏鳴曲」是「慢板的序奏-從容的快板賦格」,而「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是「如歌而充滿感情的行板」。 

「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和「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以及「迪亞貝里主題變奏」,都在樂譜出版時,標註題贈給安東妮‧布倫坦(Antonie Brentano, 1780~1869)。而在「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中又引用了連篇藝術歌曲「致遠方的戀人」中的段落,因此有人推測這位貴族夫人,是在貝多芬遺留書信中提及,可能的「永恆戀人」。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從容的甚快板(Vivace, ma non troppo)─表情豐富的慢板(Adagio Expressivo)

是以奏鳴曲式為結構,還帶有輪旋曲的性格。貝多芬為旋律主題設定不同的拍子和情緒,形成特殊的對比。也就是兩個主題交互出現的形式,這種結合奏鳴曲式和輪旋曲的方法,極為特殊。曾在西元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小說家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 1866~1944),對貝多芬的作品相當崇敬,他也曾經為貝多芬撰寫傳記,並形容這個樂章:「貝多芬的作品中,沒有任何一個樂章比這個樂章,更自由而靈活!」。第一主題輕盈、簡單,帶有附點的節奏。第二主題則表情豐富,開始的速度相對緩慢,像是歌劇的宣敘調,但後面緊接著快速的琶音、和快速音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樂章結束前,短暫的休止,更帶來無限的想像! 

第二樂章 最急板(Pretissimo)

演奏時間非常簡短的自由形式,雖然有兩個對比的主題,但也不像奏鳴曲式的發展,而也和傳統A-B-A三段式的詼諧曲不同。如果第一樂章是「安靜幸福的喜悅」,第二樂章則是明顯尖銳的對比,顯得「激動而不安」。在第二樂章,第一主題表現得強烈,第二主題則是相對緩和,尤其值得注意的低音域的部分,乍聽似會逐漸發展出一個獨特的主題,不過卻沒有完成。可能是貝多芬只想把第二樂章的功能,設計成第一樂章和終樂章之間的間隔以及對比,因此這個樂章非常短。 雖然這是一個獨立的樂章,不過在一般的唱片錄音或演奏會中,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是接連演奏不中斷,但貝多芬的樂譜(包含不同出版商,以及不同時期的修訂版)上,其實沒有任何相關的指示和說明。除了演奏家對音樂的體會,而有如此的表現,最重要的影響可能來自法國文學家,也是貝多芬傳記的作者的羅曼‧羅蘭「認為」作曲家「希望」作品被這樣安排演出。 

第三樂章 如歌而充滿感情的行板(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spressivo)

這一個樂章的演出時間,相當於第一樂章加上第二樂章的兩倍,也因此在貝多芬之後的音樂家,都認為這個樂章,是這首作品真正最重要的「核心」,而貝多芬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念,也就在這個樂章中。採用變奏曲形式創作,除了主題旋律,一共進行了六段變奏,貝多芬逐步在各變奏樂段中改變演奏速度和增加情緒的張力。他為這個樂章標註為「如歌的」,不過,此樂章的音樂,真的具有如同歌唱一般的旋律線嗎?還是,貝多芬要營造的是一種氣氛?如果仔細聽的話,會發現非常地耐人尋味。羅曼‧羅蘭曾撰寫「幻想與愛情的遊戲」文中,形容作品編號109的「第三十號鋼琴奏鳴曲」的變奏樂章「幻想降臨在夢境中,秋風吹來了枯萎樹葉、和飄過的香氣,但回憶已經失去了銳利的光芒…心中保留著不可侵犯的回憶,但其中已經沒有悲哀或是激動了」 主題的段落,如同貝多芬所標註的, 這個主題充滿感情。羅曼‧羅蘭認為這是「從心中湧出的歌唱」,不知道是否巧合,主題來自貝多芬的歌曲「致遠方的戀人」。 接下來是第一變奏,旋律演奏得比主題華麗,並以圓舞曲形式的三拍節奏進行。
第二變奏顯得輕鬆愉快,主題在十六分音符中輕快地流動。
第三變奏轉為活潑的快板,主要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錯進行。
第四變奏是八分之九拍、稍慢的行板,是一段主題較為模糊的自由變奏。
第五變奏是從容的快板,是具有賦格曲風格的變奏樂段。
第六變奏回到主題的演奏速度,低音部分持續以震音進行伴奏,這種以相鄰音符連續快速演奏的效果,讓氣氛顯得很華麗。

【影響】
「變奏」和「賦格」都是以單一主題進行變化的樂曲形式,它們比奏鳴曲出現得早,為什麼貝多芬在晚期的作品中,經常運用形式較為單純的變奏手法?或許是因為貝多芬早已擺脫制式的框架,不再需要太多外在的規則來創作,只要一個主題,就能千變萬化,到了反璞歸真的境界,雖然架構簡單,卻有更深得內涵。也因此對於十九世紀的創作者來說,變奏又重新開始受到重視,包括對貝多芬抱持極高崇敬的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生平最重要的創作除了交響曲、協奏曲之外,一生中不同階段都在創作變奏曲,「舒曼主題變奏,作品9」、「匈牙利主題變奏,作品21之2」、除了創作「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作品24」、「帕格尼尼主題變奏,作品35」「海頓主題變奏」,另外「第一號弦樂六重奏,作品18」的第二樂章也是變奏曲式,甚至在最後一首「E小調第四號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的結構,是模仿巴洛克時期的「帕薩加亞舞曲」(也有音樂學者認為是「夏康舞曲」),也是一種變奏的類型。其他如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的鋼琴作品「交響練習曲」其實也都包含變奏曲的架構在當中。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