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素描者孟德爾頌

孟德爾頌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是浪漫樂派中相當特殊的人物,他出身歐洲城市運動後的中產階級,因此形成了他在音樂創作與為人行事上面的特色:高雅、嚴謹、明晰、邏輯、安適、自在、保守;孟德爾頌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全能型音樂天才,身兼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教師、行政人員等多重身分,還有銀行家後裔的背景,使得孟德爾頌有足夠的財力周遊歐洲各國,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旅行家。

孟德爾頌創辦了萊比錫音樂院,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奠定基礎,把萊比錫塑造為當時德國的音樂之都,功不可沒。對於現代音樂文化的影響而言,孟德爾頌可說是一位革新者,因為他將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演奏曲目更換成以莫札特、貝多芬、海頓、巴哈、韓德爾為主的內容,並且介紹了史博、羅西尼、李斯特、蕭邦、舒曼與舒伯特等人的音樂,這些曲目幾乎也是現代音樂會曲目的主體,由此可見孟德爾頌的眼光遠大。此外,指揮棒是由孟德爾頌所發明,他可以說是第一個能夠符合現代指揮定義的指揮家。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Music People,People love music!


在父親的安排下,孟德爾頌小時候就學習繪畫,後來也有「第一流的風景畫家」、「音樂素描者」之稱。他的這項興趣,甚至影響了音樂創作習慣,許多音樂推出時也會附帶一幅畫作。

孟德爾頌的音樂作品,從不涉及社會題材及人性刻畫,而始終以「描述」原則,以自然風景或鄉野傳說為創作素材,音樂結構清晰、高雅、嚴謹,重視邏輯 。而這些音樂特色,也和他的繪畫作品完全一樣,筆法工整、小心翼翼、注重細節、下筆不輕易流露個性,只是傳達眼睛所見的一草一木,不會踰越。有趣的是,只要繪題離開風景轉為人物,他的技法就會變差,稱不上是佳作。
 
素描及水彩是孟德爾頌習慣作畫的選擇,這兩類畫作在音樂中也可以找到對應,例如「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 」屬於「水彩類」,他讓管弦樂法盡情發揮,顯現了對色彩的敏銳;他首創的鋼琴曲「無言歌 」則屬於描寫式小品,類似繪畫中的「素描」,「無言歌」就是他外出遊歷時的印象,所以有人形容,「這是旅行者寄給家人的愉快素描」。

孟德爾頌在音樂、繪畫風格上的一致,其實也為樂迷創造了另一種不同的樂 趣,而且在音樂史上還找不到第二人,所以建議當您聽他的音樂作品時,可以搭配他的親筆詮釋畫作欣賞,感受一定會更準確!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