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納站錯邊了嗎?

布魯克納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出生於林茲,從小便展現了豐富的音樂才華,尤其在管風琴演奏方面,十歲時已經在禮拜堂擔任管風琴手。之後,布魯克納加入林茲當地的「聖弗羅里安修道院」少年聖歌隊,修道院裡的巴洛克式教堂建築,以及莊嚴的管風琴音樂聲,都深深地影響到布魯克納往後的創作理念。
除了管風琴與宗教音樂之外,布魯克納最重要的創作,就在於「交響曲」方面。布魯克納在年近四十時,才開始創作生平第一首交響曲,在和聲運用上,則是試圖以大型管弦樂團模仿管風琴的音響效果。儘管在當時,有許多音樂界人士和社會大眾無法認同布魯克納的交響曲,甚至在二十世紀前半沉寂一時,但是在1960年代之後,愛樂者漸漸見識到這些作品的精髓,並且把布魯克納奉為十八世紀以來最重要的交響曲作曲家之一。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Music People,People love music!


十九世紀的維也納,音樂派系鬥爭激烈,保守派的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與追求創新的華格納,兩派陣營互不相讓,由於當時的新聞媒體多由布拉姆斯派獨占,所以崇拜華格納的布魯克納,自然成為被攻擊的箭靶。

西元1877年,布魯克納指揮自己的「第三號交響曲」首演時,

聽眾有人張口大笑、有人中途退場;樂曲結束後,樂團成員瞬間從舞台上消失,當布魯克納轉身等待鼓掌時,卻看見空蕩蕩的大廳,台下只剩十幾個人。

另一個有名的例子,則是布拉姆斯陣營的樂評人漢斯利克,以他在維也納的影響力和勢力,取消了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在維也納演出的機會。

當然,布魯克納經常遭到排擠、打壓的另外一個原因,和他是憨厚的鄉巴佬也有關!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