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 「聽」莎士比亞的暴風雨?

葉綠娜「談」鋼琴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品第三十一號的三首奏鳴曲是貝多芬第一次沒有題獻給任何人的作品,創作不久之前,貝多芬在書信中曾說:「我不滿意我過去的作品。從現在起,我想開始新的里程」,或許,代表了這是寫給自己的作品,其中,第二首被稱為「暴風雨」,典故來自於貝多芬回答該如何形容這首奏鳴曲,他說:「就去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
此時仍處於對古琪阿蒂的熱愛與絕望,彷彿接續了「月光」,鮮明的反映出作曲家不安、憤怒的強烈情緒。

葉綠娜 貝多芬 莎士比亞 暴風雨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創作背景


G大調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1之1
Piano Sonata No.16 in G major, Op.31/1 

年僅二十八歲的貝多芬,聽力逐漸喪失…

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802年,樂曲中簡單的音型主題,像是為初學者所寫的鋼琴練習曲(Etude)。因此,令人聯想到當時貝多芬最著名的學生─奧地利作曲家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習琴的朋友們應該都熟悉徹爾尼,因為他譜寫的鋼琴練習曲,到現在還是教學系統必備的曲目。 徹爾尼於西元1799年到1803年間師事貝多芬,剛好也和貝多芬寫下作品31號的三首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6, Op.31 No.1.2&3)的時間重疊,但根據紀錄,貝多芬在當時是選用德國作曲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兒子艾曼紐.巴哈(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714~1788)所寫的「鍵盤樂器演奏藝術分析(Essay on the True Art of Playing Keyboard Instruments)」為教材。

「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共有三個樂章,全曲的演奏時間約為22分鐘。全曲皆以鮮明的大調譜曲,儘管如此,卻巧妙地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性格,例如,『第一樂章』展現了前所未見的親和力,呈現明亮、活潑的樂曲風格,『第二樂章』有小夜曲(Serenade)的特徵,最後的『第三樂章』則被譽為是貝多芬最為靈巧的輪旋曲(Rondo)作品。

貝多芬曾對小提琴家好友克倫普霍爾茲(Wenzel Krumpholz, 1750~1817)表示,自己期望能顛覆以往的創作風格,為自己開創新的里程碑。貝多芬在1802年寫下「海里根遺書(Heiligenstadt Testament)」時年僅二十八歲,當時的他正面臨生命中最大的挫折,聽力衰退的困擾,這段期間的身心壓力,都造成他風格和以往產生明顯不同,創新的幅度也越來越大,因此在第二階段的創作可以感受到,原本古典的規則和限制,對他已經不再造成任何束縛,不論是樂章的數量,或是樂曲的結構。貝多芬更是從創作的過程中找到了生命的力量! 。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活潑的快板(Allegretto vivace),奏鳴曲式

樂曲開始即以切分音(Syncopation)和斷奏(Staccato)的效果,明確地展現第一主題的特色,整齊的兩聲部同時進行,讓節奏聽起來更為活潑跳躍。在第一樂章重複出現相同的音型,乍聽之下像是練習曲般略為單調,貝多芬則是透過不斷地轉調展現不同的對比。直到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低音改以簡單規律的八分音符伴奏,再次襯托出旋律中切分音的主要特色。 

第二樂章 優雅的慢板(Adagio grazioso),三段曲式

第二樂章以震音(Trill)的裝飾效果展開南歐風格的慢板,更展現出類似巴洛克歌劇中花腔詠歎調的效果。除了華麗的裝飾音以外,低音伴奏的音響效果,以持續不斷、穩定的斷奏表現出吉他演奏的小夜曲風格。
貝多芬在此樂章中也不忘加入第一樂章的「斷奏」手法,表現更為整體性的曲風。在這首長達十分鐘的樂章中,則是以綿延不絕的震音和上行音階,為樂曲的最終段留下優雅甜美的音樂印象。 

第三樂章 稍快板(Allegretto),輪旋曲

在第三樂章稍快板的輪旋曲主題中,延續了『第二樂章』優雅的樂曲特色,當第一主題在樂曲中不斷再現時,除了音型變化以外,貝多芬也要求在演奏力度上的改變,在技巧上也出現了休止符、左右手交替演奏,以及八度和弦的練習等等。法國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稱「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是「絕佳的靈活練習」,樂曲中鄉村般的田園風格,更成為貝多芬最著名的輪旋曲作品。 貝多芬不僅讓輪旋曲三個樂章間的速度產生對比,例如第三樂章的第二主題,原本是以快速的三連音為架構,但在樂章結束前,樂曲像是突然踩了煞車,速度降為慢板後,立刻再以急板結束此曲,表現了貝多芬獨特的幽默個性。

 


D小調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作品31之2
Piano Sonata No.17 in D minor, Op.31/2, 'Tempest' 

【創作背景】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創作於西元1802年。這一年對貝多芬而言,是人生中相當難熬的一年,因為,日益惡化的耳疾,讓貝多芬無論是生理上或精神上都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他甚至悲觀的寫下了著名的「海里根遺書」,反映出當時的絕望心境。但是,雖然悲觀,在寫下遺書之後,貝多芬卻反而更加積極投入音樂創作,在這一年同時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以及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貝多芬的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在當時是和另外兩首鋼琴奏鳴曲(第十六號及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共同出版的,所以同為作品編號31。而這部編號31的作品,可說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創作歷程上的一個轉捩點,他在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上,有所轉變,貝多芬自己也曾在此時表示過,對自己過去的風格並不滿意,並希望從此能踏入新的創作里程。整首曲子充滿奇異的、灰暗的緊迫感,曲趣也十分大膽,並富於幻想意味,內在的告白意識相當濃厚。

貝多芬「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樂曲動態廣泛,富於濃烈的戲劇性,當貝多芬的助理辛德勒 (A.F. Schindler, 1786~1820)向他探詢這部作品的內涵時,貝多芬是這麼回答的:「先去看看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吧!」於是,「暴風雨」鋼琴奏鳴曲的標題就由此產生。然而,究竟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暴風雨」,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暴風雨」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聯性呢?

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描述一位魔法師在海上掀起一陣狂風暴雨,目的是要讓船上的人們漂流到一座海島上,在這裡,魔法師精心策劃了一個復仇的計劃,來懲罰船上的惡人,不過,當所有的深仇大恨,遇到了純真的愛情,這場「暴風雨」也就跟著平息。劇中,「暴風雨」象徵著命運,在命運的支配下,人生的面貌將有所不同,但是,有時也能將危機化為轉機。而貝多芬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不但充滿著戲劇性,同時也如同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般,是一場跟命運搏鬥的過程,也是貝多芬中期鋼琴奏鳴曲創作的一大里程。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最緩板(Largo)─快板(Allegro)

充滿了緊張感與激情,卻也帶有濃郁的幻想氣氛。樂曲在多變的第一主題中展開,一開始為富於變化的六小節,在緩板、快板、慢板的速度變化之後,出現強而有力的三連音,為第一主題帶來新的旋律。接下來的第二主題則為第一主題的延續。緊接著在呈示部反覆之後,經過發展部、再現部的醞釀,使得幻想曲風變得更加濃郁,繼而插入一段如同暴風雨般的激烈樂段,這樣的創作手法,曾經於貝多芬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的第三樂章中出現過。而在激烈的快板之後,則是逐漸平靜的收尾,結束第一樂章。本樂章為這部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樂章,貝多芬以獨特的方式,來展現出緊迫與舒緩的巧妙對比。 

第二樂章 慢板(Adiagio)

在激烈多變的第一樂章之後,接著登場的為抒情的慢板樂章。先以弱奏的琶音展開第一主題,而第二主題則是一段如歌唱般的優美旋律,隨後,第一主題以變奏再現,伴奏上加入了纖細的琶音。第二主題以降B大調再現,接著經過小結尾的再現,最終以第一主題所形成的尾奏結束整個樂章。

第三樂章 稍快板(Allegretto)

除了少數小節外,自始至終只見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在琴鍵上奔馳著,據說這是從急促奔跑的馬蹄聲中獲得的靈感。整個樂章由兩個主題交織串連,展現優美的明暗變化,也考驗演奏者的詮釋技巧。全曲以略帶感傷的方式表現浪漫情趣,也是貝多芬所追求的虛幻無常之美的極致表現。樂曲於緊湊交錯的主題中,拖著長長的尾音緩緩靜止,也留給聽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影響】
「暴風雨」奏鳴曲的三個樂章都是由奏鳴曲式所寫成,這是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也展現出了貝多芬獨到的音樂見解。另外,這首曲子在速度、節奏以及主題的處理上,也採用了一些新的手法,例如以琶音的基礎型態貫穿了作品中的三個樂章,更被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讚譽為貝多芬邁向圓熟藝術創作風格的重要指標。貝多芬寫完「暴風雨」之後,在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可以說是邁向另一個階段,尤其在許多地方都向我們預示了「熱情」奏鳴曲的構思,以及「華德斯坦」奏鳴曲的雛形。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