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現在幾點了?

海頓 第一百零一號交響曲「時鐘」第二樂章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奧地利人,古典樂派重要作曲家,最主要的職務是艾斯特哈吉宮廷樂長,擁有很高的地位及名聲,被稱為「交響曲之父」及「弦樂四重奏之父」,在奏鳴曲式上同樣有很多貢獻。

‧作曲時間:1793年到1794年

‧首演時間:1794年於倫敦

‧類型:交響曲,第二樂章行板

海頓 時鐘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導聆介紹


音樂背景:
「交響曲之父」海頓一生創作了多達104首的交響曲,更為「交響曲」這個音樂形式,奠定了永續發展的深厚基礎。西元1790年,海頓接受德國小提琴家沙羅蒙重金禮聘,前往英國倫敦舉辦定期演奏會。1790到1795年間,海頓前後兩次拜訪英國,並寫下了兩組共十二首的交響曲,又名「倫敦交響曲集」。其中,第一百零一號交響曲「時鐘」,因為第二樂章規律的節奏音型,讓人和時鐘的鐘擺聯想在一起,所以後人就稱它是「時鐘」交響曲。

音樂特色:「時鐘」的音響效果,來自於樂曲的規律節奏。由兩拍子構成「強、弱、強、弱」的節奏,聽起來就像鐘擺的滴答聲。另外,這個樂章也運用了主題與變奏的方式,是一個充滿豐富音響色彩的變奏曲。

趣味導聆:
由於是主題與變奏的音樂形式,因此在欣賞的過程中,除了感受樂曲當中「鐘擺」的律動,建議您可以仔細聆聽主題如何不斷變化。
1. 開始的主題由小提琴表現,鐘擺的節奏由低音管,和低音弦樂撥弦演奏。
2. 第一變奏有小調感傷的特質,搭配樂團齊奏的雄壯音響,和主題形成對比。
3. 第二變奏由長笛、雙簧管、低音管與第一小提琴組成的優美四重奏為主角。
4. 第三變奏比較短小,主題由小提琴演奏,後半段是銜接第四變奏的橋樑。
5. 第四變奏是由16分音符的音群組成,動員全體管弦樂團,構成樂曲的高潮。

入門曲目建議


海頓/D大調弦樂四重奏「雲雀」,作品64之5(海頓用樂器模仿小鳥) 海頓/第九十四號交響曲「驚愕」第二樂章(海頓交響曲中的變奏曲) 安德森/切分音時鐘(不同作曲家用音樂呈現的時鐘)

您已經是AOD會員? 登入
愛樂
立即訂閱您專屬的音樂饗宴
  • • 華人世界最大的古典(經典)音樂資料庫。
  • • 特色主題AOD、OnLine自由搭配聆聽。
  • • 隨時更新,精選最有價值的內容上架。
  • • 人性、溫度、接地氣!老少咸宜,隨選隨聽!
查看訂閱方案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單集收錄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