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作品92

Ludwig van Beethoven: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1811~1812年

作品類型:交響曲

電台排行榜:第60名

作曲家小傳:
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向來被視為古典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在古典樂派與後繼的浪漫樂派中,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因深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主義的影響,作品有自由主義之強烈性格。
貝多芬一生創作許多經典之作,其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有鍵盤作品中的「新約聖經」之稱;而九大交響曲影響後世作曲家極為深遠,並有「不朽的九首」之稱,而「英雄」、「命運」、「田園」、「合唱」等交響曲更廣受世人喜愛,其中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在終樂章中加入人聲,歌頌四海一家之大同世界,被認為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
貝多芬不畏耳疾與命運的挑戰,仍能忠於自我、不怕權貴、勇於突破傳統,並在音樂中灌注崇高理想,被尊稱為「樂聖」。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戴奧尼索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

手抱酒甕、身披葡萄藤,他的出現,代表著暫時拋開理性,享受片刻的歡樂與不受拘束。

1813年,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曲中狂放的節奏,讓人聯想起酒醉之後,戴奧尼索斯的舞蹈,華格納更認為,這就是一首獻給酒神的樂曲。

然而,在最後一個樂章聽似狂野的音樂律動中,對於節奏的精確掌控,卻是傑出演奏的重要關鍵。奧地利指揮家溫加特納曾說: 「每當別人稱讚我這個樂章演奏得好,總是我把速度特別放慢的時候。」

如同酒神戴奧尼索斯,看似豪放不羈,但在神話中,卻幾乎從未動怒或引發戰爭。

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與其稱之為「酒醉的狂放」,不如說它是「微醺的寫意」。

深度導聆


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完成於西元1812年,在這之前,他在交響曲的創作上,停頓了長達三年的時間。 貝多芬之所以相隔三年才重新提筆創作交響曲,是因為在西元1809年,奧地利和法國發生了戰爭,當時貝多芬身在動盪不安的維也納,他的財務出現了困難,身體和精神的狀況也不好,因此無法順利進行作曲。但是,他從來不向命運低頭,並且總是藉著音樂綻放光芒,讓人感受到強大的生命力,在克服了生命中又一次低潮之後,貝多芬創作出「第七號交響曲」。 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是從一個稍慢的序奏開始,逐漸出現強而

您已經是AOD會員? 登入
愛樂
立即訂閱您專屬的音樂饗宴
  • • 華人世界最大的古典(經典)音樂資料庫。
  • • 特色主題AOD、OnLine自由搭配聆聽。
  • • 隨時更新,精選最有價值的內容上架。
  • • 人性、溫度、接地氣!老少咸宜,隨選隨聽!
查看訂閱方案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單集收錄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