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與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Part 5-Op.33 -「假如音樂能像鳥兒般自由的飛翔」

Inside Music (18)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從音樂作品內藏的元素,向外照見古往今來大千世界諸般情境。
在不同世代、不同文化的音樂裡,承載了多少觀點與感受的異同?
集合並列音樂作品、詮釋錄音,從音樂出發以探索世界的點點滴滴...

立即典藏

00

:

00

:

00

00

:

00

:

00

節目大綱


海頓的Op.33的確是當時「嶄新且特別」的音樂,尤其是Op.33之3的”The Bird”,擬聲的旋律構想與較為稀薄的獨特聲部寫作,使得這首曲子,流露出一股新鮮的氣息,成為海頓最著名的樂曲之一。

這組Op.33為弦樂四重奏的寫作立下標竿,對於其餘的作曲家形成必須挑戰的天花板;且讓我們一起聽一聽這些音樂,體會一下海頓的歷史性成就。

播出曲目


 

F. J. Haydn: String Quartet, Op. 33 No. 3 in C major (The Bird), Hob. III:39
I. Allegro moderato
II. Scherzo
III. Adagio ma non troppo
V. Finale. Rondo, Presto

Chiaroscuro Quartet

F. J. Haydn: String Quartet in B-Flat major, Op. 33 No. 4, Hob.III:40
II. Scherzo (Allegretto)
IV. Finale (Presto)

Cuarteto Casals

F. J. Haydn: String Quartet in B-Flat major, Op. 33 No. 4, Hob.III:40
II. Scherzo (Allegretto)
IV. Finale (Presto)

Cuarteto Casals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String Quartet No.9 in A Major, KV169
I. Molto Allegro

Amadeus Quartet

【主持人 陳樹熙】


【主持人 陳樹熙】

作曲家、指揮家、資深音樂人
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指揮文憑和作曲文憑畢業,在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皆有相當的知名度與活動力。曾經先後擔任過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團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曾經跟隨游昌發、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蕭滋及Karl Ö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歷年來曾經先後獲得過「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臺灣省交響樂團第二屆徵曲比賽第二獎(1993),以及多次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在指揮方面,也曾經擔任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愛樂管絃樂團等樂團。

作品常在國內外演出,芭蕾舞劇《傾城之戀》(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委託)、《六堆即景》、《八音協奏曲》、《布農傳奇》、《雲豹之歌》、《桐花組曲》、《山歌》、古琴協奏曲《琅琊行》等;國樂合奏曲《眾神出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並錄音由SONY發行並多次帶往該團美國及中國巡演,《龍鳳呈祥》(2016)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發行,馬來西亞愛樂也曾演出。曾擔任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音樂欣賞》等書,翻譯文章見於《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出版)等書。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