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說自己是「波西米亞人」?

史麥塔納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 1824~1885),捷克作曲家,早年以擅長演奏蕭邦作品而崛起樂壇。西元1850年出任奧王斐迪南一世的管弦樂隊隊長,1856年轉往瑞典擔任當地愛樂協會指揮,並在作曲家李斯特的影響下,潛心交響詩的寫作。1860年歸國後積極投入捷克國民音樂之創作,對捷克音樂的現代化功不可沒,被譽為「捷克國民音樂之父」。
史麥塔納也曾籌建布拉格劇院、創辦音樂學校,捷克知名作曲家德弗札克即為其門生。史麥塔納在1874年後因耳聾而潛心作曲,代表作品包括連篇交響詩「我的祖國」、歌劇「被出賣的新娘」與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逝世後因深受捷克人民愛戴,故在史麥塔納每年忌日(5月12日),捷克首都布拉格都會舉行「布拉格之春」的音樂節,並以他的交響詩作品「莫爾道河」為開幕音樂,相沿迄今。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Music People,People love music!


在法文中,Bohème波西米亞這個名詞指的是吉普賽人,作曲家薩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法文就是「Airs Bohémiens 」;而法國音樂劇「鐘樓怪人」中,主角吉普賽美女艾斯梅拉達,介紹自己身世時所唱的曲子,就叫做「波西米亞」。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法國人,會把兩個不同的族群搞混?
吉普賽人(Gypsy)又稱為「羅姆人(Roma)」,源自於北印度,一直居無定所、到處流浪,十四、十五世紀輾轉遷徙到歐洲。波西米亞地區曾經一度聚集大量的吉普賽人,十五世紀時,波西米亞國王藉著宗教改革的名義來鞏固權力,將境內所有的羅姆人趕出波西米亞,他們流浪到法國,於是法國人將來自波西米亞王國的吉普賽人,直接簡稱做「波西米亞人」,因此開始產生混淆。

波西米亞人不斷試著融入主流文化、尋找落葉歸根之地;而吉普賽人則是流浪的民族,每當他們停留一個地區,便吸收、融合當地的文化,所以從音樂、服裝以及配件上,都可以發現混搭風格,此外,在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舞曲」、薩拉沙泰的「流浪者之歌」,以及比才的歌劇「卡門」等作品中,都可以發現吉普賽人散落各地的影響力。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