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 創作時期的分水嶺-「華德斯坦」

葉綠娜「談」鋼琴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如果說,樂聖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一匹千里馬,他所需要的,就是能夠賞識他的伯樂。在貝多芬的音樂生涯中,有許多欣賞貝多芬才華,並且給予貝多芬幫助的貴人,像是好友兼贊助人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李赫洛夫斯基王子(Prince Lichnowsky)等,而他遇到的第一位伯樂,便是華德斯坦伯爵(Count Ferdinand von Waldstein, 1762~1823)。
而在貝多芬的作品當中,直接以華德斯坦伯爵的名字為俗稱標題,同時也具有相當重要地位的作品,就是他的第21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

葉綠娜 貝多芬 華德斯坦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創作背景


C大調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作品53
Piano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華德斯坦公爵 (Ferdinand von Waldstein, 1762~1823)

十七、十八世紀,義大利梅第奇家族(Medici)的製琴師克利斯托弗利(Bartolommeo Crisitofori, 1655~1731),為了改良大鍵琴(Harpsichord)的演奏技巧,改以敲擊裝置取代原有的撥弦方式,發明了世界第一台鋼琴。 不過在當時,鋼琴演出的機會並不多。即使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鋼琴無論在音域表現、力度控制、觸鍵變化或是踏板裝置等,都不如現代鋼琴來得成熟。然而到了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年代,鋼琴發展有了劇烈的變革,不同的製琴商各自研發獨具特色的產品,百家爭鳴,空前絕後。這個現象透過貝多芬所創作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便可一窺究竟。

西元1803年,貝多芬收到鋼琴製造商艾拉德(Sebastien Erard, 1752~1831)餽贈的新產品,和貝多芬原先使用的華爾特鋼琴相比,除了音域由五個八度增加到六個八度,也增添了原本沒有的踏板裝置,使得艾拉德琴的表現能力遠超過華爾特琴。貝多芬因此受到啟發,利用這架鋼琴進行創作,譜寫了「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1805年完成這首曲子時,貝多芬為了感謝長久以來贊助自己的華德斯坦公爵 (Ferdinand von Waldstein, 1762~1823),而將這首作品題獻給他,因此有了「華德斯坦」的標題。 

【樂曲架構】

「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是由兩個樂章所組成,但在原先創作的草稿上,貝多芬是以三樂章為架構,因為原本第二樂章的行板,使得整體結構變得鬆散且冗長,在朋友的建議下,貝多芬刪除了行板,並在原來的第三樂章開頭插入一段導奏,作為樂章間的橋樑以及情緒上的緩衝。而被拿掉的行板,則在1807年以「可愛的行板(Andante Favori)」為名,單獨出版。

第一樂章 燦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第一樂章以奏鳴曲式為架構,在此之前貝多芬嘗試了不同的創作方式,例如「第十二號鋼琴奏鳴曲」是以變奏曲 (Variation)、詼諧曲 (Scherzo)以及輪旋曲 (Rondo)等曲式創作,為一首沒有奏鳴曲式 (Sonata Form)的鋼琴奏鳴曲;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顛覆了舊有三樂章「快-慢-快」的形式,以「慢-快-更快」的速度對比,提出新的可能性。而1803年創作的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貝多芬則只用了看似和巴洛克時期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的奏鳴曲相似,但其實已經更接近自由的曲式結構來譜寫。

第一樂章先是以弱奏的八分音符展開呈式部,兩小節後突然在高音以閃爍般的音型展開第一主題,緊接而來的漸強與漸快,交織出華麗而燦爛的火花,在快速音群的推進下,讓人感受到巨大的音樂世界即將開始。突然間,主題在弱音上嘎然而止,之後樂曲又馬上前進,類似這種以簡短的休止符製造急停,是貝多芬最擅長的手法。隨即而來的第二主題,貝多芬先是轉調並且唱出如歌似的旋律,和先前的緊張氣氛相比之下,這個主題則是讓人感到寧靜安祥,他藉由兩種不同的調性產生對比,使樂曲的戲劇張力更強烈。進入發展部之後,先是第一主題,徹底發展閃爍般的音型,其次在第二主題時,則以三連音的方式呈現波浪似的樂念,最後運用漸強暗示第一主題,進入再現部。 再現部中,貝多芬將樂念擴大,重現第二主題時,由E大調轉A大調,調性上的運用更大膽、自由。此外,結尾時,貝多芬似乎又發展了一次主題,第一主題稍加發展後呈現第二主題,最後突然出現片段動機後,強而有力地結束這個樂章。 

第二樂章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輪旋曲

第二樂章可分為兩個段落,分別是序奏(Introduction)和輪旋曲。在序奏裡,貝多芬以極弱音在斷斷續續的行進間,唱出附點音型的主題,緊接在後的則是一段強而有力且十分流暢的旋律。序奏散發出的悽涼氛圍,曾被形容是「天使的微笑突然被烏雲遮蔽」。 貝多芬運用了相當大的規模來譜寫輪旋曲,突破舊有的創作形式。先是第一主題一掃序奏的陰霾,活潑、律動的節奏,純樸且洋溢著幸福的感覺,右手彈奏著波動般的分解和弦,強而有力的三連音突然出現後,展開第二主題,此時調性轉為A小調,以簡短有力的斷奏搭配快速的上行、下行,製造緊張而豐富的氣氛。

到了第三主題,調性轉為更陰暗的C小調,與第一主題之間的對比更為強烈。當三個主題都呈現過後,貝多芬在此設計了一段類似奏鳴曲式的發展部,讓三個主題看似合作又時而競爭,這樣的構思突破輪旋曲原有的框架,擴大格局,也成為貝多芬獨一無二的創作方式。 最後在尾奏中,樂曲的速度轉為最急板 (Prestissimo),主題以類似變奏的方式加以發展,並加入八度音階以及顫音等技巧,展現光輝且燦爛的效果後,以強而有力的和弦結束全曲。

【影響】
從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開始,到「第二十八號鋼琴奏鳴曲」結束,貝多芬都是以艾拉德鋼琴為創作對象,與過去的鋼琴作品比較,表現力大幅提升,對於鋼琴家的技巧也有突破性的發展。此外,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曾說:「這件作品有名,卻不易懂。困難的技巧、華麗的外表掩蓋了世人的目光,妨礙人們捕捉它的風采」,點出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的特性。

從這段時間開始貝多芬不斷開發新的演奏技巧,除了這首奏鳴曲,在稍後的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中,也有相同的特質。說明了艾拉德所贈送的鋼琴,拓展了貝多芬的視野,也激發貝多芬的潛能,創作出更多表現色彩豐富的作品。 此外,貝多芬對於某樂章形式的架構,更加自由不拘。在這首奏鳴曲中,從主題內容來判斷是兩個樂章,但從速度變化的對比,實為三個樂章。這也都和同時期構思創作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以及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有共同的創作精神。

 


升F大調第二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泰麗莎」,作品78
Piano Sonata No.24 in F major, Op.78, 'A Therese'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作品中有很多輕巧典雅的音樂,但往往比較受到注意的卻是「大作」。在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鳴曲中,最精緻小巧的,莫過於兩首被稱作「簡易奏鳴曲(Sonatefacile)」,作品編號49的「第十九號」及「第二十號」,以及貝多芬告知出版商以「小奏鳴曲(Sonatina)」為名義出版的「第二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和「第二十五號鋼琴奏鳴曲」。不過這四首作品前兩首和後兩首創作的時間相隔較久,前兩首屬於1795年到1798年之間的作品,經過重新整理後在1805年出版。而後兩首則是在1809年創作,並在隔年也就是1810年出版。

為什麼貝多芬在F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之後,相隔了幾年才完成的「F大調第二十四號奏鳴曲」,和「G大調第二十五號奏鳴曲」根據紀錄顯示,在這之間貝多芬陸續發表許多重要的創作,管弦樂包括「降B大調第四號交響曲」,「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柯里奧蘭」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和「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室內樂則有獻給拉茲莫夫斯基伯爵,序號七、八、九的三首弦樂四重奏,和D大調第五號鋼琴三重奏「幽靈」以及「降E大調第六號鋼琴三重奏」。

在接連幾部大作之後,貝多芬創作的這兩首「小奏鳴曲」,其實是繼作品編號47的兩首「幻想曲風的奏鳴曲」之後,再度嘗試「幻想」風格的可能性。不過,在創作這首作品時,拿破崙進軍奧匈帝國,而在戰後歐洲政治情勢惡化、人權退步,讓貝多芬感到灰心,這也是部分音樂學者推測作曲家:「對世俗不滿,退縮回自己的幻想世界」的原因,因此也有一些音樂學者主張,為什麼貝多芬在這部作品之後,幾乎沒有再出現如同「熱情」鋼琴奏鳴曲中,那樣激動的情緒。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如歌的行板─從容的快板(Andante Cantabile- Allegro non troppo)

第一樂章『如歌的行板』是奏鳴曲式,第一主題一開始的幾個樂句,充分表現出一種幻想氣質的美,而且很快的凝聚了欣賞者的注意力。根據貝多芬的助理辛德勒 (Anton Felix Schindler, 1795~1864)表示,貝多芬自己很喜歡這首奏鳴曲,另外還有貝多芬的朋友記錄,他曾對自己的學生徹爾尼 (Carl Czerny, 1791~1857)說:「為什麼大家總在討論升C小調 (指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我還有一首更好的升F大調不是嗎?」 當初這首作品題獻給貝多芬稱呼為「親愛的」泰麗莎(Therese von Brunswick, 1775~1861),而這位女性贈送給貝多芬的則是自己的畫像,並且在上面寫著「獻給曠世天才,偉大的藝術家和善良的人」。雖然貝多芬的感情世界撲朔迷離,不過,他在1810年的確考慮過終身大事,也因此有學者推測這位被題獻者泰麗莎可能是貝多芬「永恆的戀人」的候選人之一。 有別於其他奏鳴曲式作品強調主題的「對立」、「對比」,這個樂章的第二主題,卻同樣展現出溫柔婉約的氣質,同樣具有幻想風格。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貝多芬愛好者,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 1866~1944)曾經深入研究貝多芬的音樂以及他週遭的人際關係,他認為貴為伯爵夫人的泰麗莎,是一個「偉大的幻想者」,而貝多芬在這個樂章也充分展現泰麗莎「沉思、幻想」的人格特質。

第二樂章 生動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這個樂章是輪旋曲的形式,而最主要的關鍵主題,帶有「舞蹈」的特質。如果第一樂章表現的是「幻想」的泰麗莎,那這個樂章表現的則是「活潑」的泰麗莎。根據紀錄,這位充滿智慧的伯爵夫人,也是一位活潑的舞蹈家。此外,在這個樂章中,除了主題舞蹈的節奏外,輪旋曲副主題也展現出柔美的線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樂章終了的尾奏,雖然簡單卻回味無窮。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形容:「這種吝嗇是非常豐富的」;而創立了莫斯科音樂院的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 (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曾經說:「在這裡能發現驚人的簡潔和幽默」。 

 


G大調第二十五號鋼琴奏鳴曲,作品79
Piano Sonata No.25 in G major, Op.79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急板,帶有德意志風格(Presto alla tedesca)

這首奏鳴曲有三個樂章,曲風和第二十四號一樣簡潔。第一樂章帶有「蘭德勒舞曲」的特色,蘭德勒舞曲是十九世紀流行於奧地利鄉村的平民舞蹈,因此第一樂章的氣氛顯得純樸而愉快,尤其在奏鳴曲式的發展部,鋼琴家的左手彈奏的部分,不斷出現「三度音」,和在第六號交響曲「田園」當中,模仿了杜鵑鳥(或翻譯成布穀鳥)的啼叫聲表現方式神似,也因此這首奏鳴曲被暱稱為「杜鵑奏鳴曲」。 

第二樂章 行板(Andante)

第二樂章採用「A-B-A」的三段式,第一個段落以小調唱出略帶感傷的主題,其中鋼琴的左手彈奏連續的十六分音符,類似波浪起伏的節奏,在這裡可以感受到類似崇拜貝多芬的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式的歌唱性,甚至於更晚的作曲家,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在鋼琴個性小品「無言歌」中作品19之6「威尼斯船歌」的表現效果。這個樂章很短,但旋律的美感讓人印象深刻。 

第三樂章 甚快板(Vivace)

輪旋曲的甚快板,簡短而帶有詼諧氣氛的樂段,根據紀錄,在貝多芬1791年的創作「騎士芭蕾舞劇Musik zu einem Ritterballet (Music for a ballet of knights)」當中就曾經出現過,不過這部作品幾乎已經被遺忘。而這個樂章的主題帶有民間舞蹈的特質,也因此讓安東.魯賓斯坦聯想到俄羅斯的民謠:「這個簡練而幽默的樂章,和我們那裡流行過的歌曲『瓦尼克與塔尼克』驚人的相似。」 

【影響】
雖然學者根據貝多芬的創作生涯,常常分成「早、中、晚」三個階段,其中最早如此分類的就是研究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並且撰寫「貝多芬和他的三種風格」的作者藍茲(Wilhelm von Lenz, 1809~1883)。但是,貝多芬其實不斷在嘗試新的風格,而且在這兩首作品之後,作曲家運用更多較簡單的結構,例如以變奏來表現更豐富微妙的情緒變化,或是以賦格對位表現更抽象的想像力。

另外一個可以作為參考的例子,就是貝多芬和這兩首「小奏鳴曲」同時期發表的創作,就是作品編號77的「G小調幻想曲」。而這種表現方式,和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興起之後,音樂家更大膽的運用自由形式創作,也有密切的關聯。

 


E小調第二十七號鋼琴奏鳴曲,作品90
Piano Sonata No.27 in E minor, Op.90 

西元1813年法軍在萊比錫戰敗後,歐洲社會開始轉變。隔年,奧國首相梅特涅召開維也納會議,許多國家的駐外代表、外交官來到了維也納,而貝多芬也在這段期間被捧為大藝術家,名聲傳到了歐洲各國的權貴之間。然而這段期間,貝多芬的聽力逐漸惡化,加上卻遭到拒婚,使得他的心情大受影響,在創作上的精力逐漸減弱。 「第二十七號鋼琴奏鳴曲」創作於1814年,完成後隔年出版。全曲由兩個樂章構成,都是採取快板。曾經有人向貝多芬詢問曲子的內涵,他笑著說,第一樂章是「理性與感性之爭」;第二樂章則是「與情人的對話」。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快板,始終充滿感情和生動的表情(Mit Lebhaftigkeit und durchaus mit Empfindung und Ausdruck)

第一樂章是以奏鳴曲式為架構,第一主題以活潑的節奏開始,然後出現平穩的下行旋律,再接續由動機發展為完整的樂段。以八度音上升之後,動機在激烈的連續和弦裡,導出第二主題。第二主題是B小調,在十六分音符的伴奏下高歌,並且以平靜的小結尾接續在後,接到發展部。 發展部以寧靜的單音開始,之後運用了第一主題作為發展素材。不久右手以十六分音符奏出優美的線條,左手則承接在後。發展部末端,逐漸增加力度,最後的十六分音符,在兩手的流動中擴大,巧妙導出第一主題的動機。最後尾奏在第一主題以平靜的方式呈現後,結束樂章。

第二樂章 不要過快,充分歌唱似的演奏(Nicht zu geschwind und sehr singbar vorgetragen)

第二樂章是以輪旋曲做為架構,第一主題以三段體式呈現,A段出現了非常優美的旋律,左手以流暢的波浪狀音形伴奏,B段則是以穩重大方的性格,展現不同的對比。第二主題大致上是以第一主題的音形為發展,轉為降B大調之後唱出舒暢的歌調。在這個樂章中,貝多芬展現了作品中「陰柔」的特性,與以往的「陽剛」形象截然不同。最後在輕柔的變奏中,發展出結尾,並且以十分纖細而寧靜的氣氛中結束樂曲。

【影響】
在樂譜上以義大利文標示音樂術語,一直是作曲家創作時的慣例,不過在十九世紀後,貝多芬則開始以德文註記了更多的演奏描述,使表達更為精確,而這樣的作法,也影響了後來的作曲家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等人。而「告別(Le-be-wohl)」更被馬勒運用在其「第九號交響曲」中,建構出結構龐大且完整的交響作品。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