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幕芭蕾舞劇CLÉOPÂTRE《克麗奧佩脫拉》是Serge Diaghileff年在巴黎推出的重頭戲之一,由Mikhail Fokine負責編舞與劇本編撰,已Anton Arensky稍早寫作的芭蕾舞劇《埃及之夜》的音樂為主軸,另外加上了Sergei Taneyev、Nikolay Rimsky-Korsakov、Mikhail Glinka、Modest Mussorgsky、Alexander Glazunov…等作曲家的作品,由Léon Bakst擔任舞台設計與服裝,Ida Rubinstein飾Cléopâtre,Anna Pavlova飾Ta-Hor,Mikhail Fokine飾Amun,Tamarra Karsavina與Vaslav Nijinsky飾奴隸,1909年6月2日在巴黎夏特雷劇院(Théâtre du Châtelet)盛大首演。
當僕人們抬著石棺進場,輪廓深刻,帶著濃厚東方色彩、面容美貌的Ida Rubinstein彷彿如同從石棺中復活般登場,身披繡有蓮花與王室徽記、以銀線織就的十二層繃帶,緩緩解開後展現她雕像般的美麗軀體,立刻使得巴黎的觀眾為之沸騰著迷,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又寫下傳奇性的一章。
然而,Ida Rubinstein那令人著迷的誘惑力與戲劇性的默劇表演,讓觀眾忘卻了她技術上存在的不足,但是也正是這些技術缺陷,使她始終無法成為無人可及的芭蕾巨星。據說,據說…她是曾經唯一令拉威爾心動的女人-不妨聽聽《波列露舞曲》,你就可以得知一二。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一起聽聽讓Ida Rubinstein一夕成名的芭蕾舞樂,那帶著東方氛圍,嫵媚又曖昧的調調,將帶你重回1909的時空,感受Diaghileff超級的天才製作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