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重生」後的勇猛精進

葉綠娜「談」鋼琴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貝多芬於西元1802年寫下「海里根遺書」之後的作品,創作作品三十一號的三首鋼琴奏鳴曲時,貝多芬曾對朋友說,他對過去的風格並不滿意,以後打算踏入新的路途,三首鋼琴奏鳴曲中,雖然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的知名度比較高,但其中實驗性最強的就是「降E大調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四個樂章為快板、快板詼諧曲、小步舞曲、急板,沒有緩慢的樂章。第二樂章標示為詼諧曲,但屬罕見的二拍子詼諧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也是小步舞曲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最後一次出現。

葉綠娜 貝多芬 海里根遺書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創作背景


降E大調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1之3
Piano Sonata No.18 in E flat major, Op.31/3 

這是一封提早二十五年出現的遺書,貝多芬絕大部分重要作品都在此之後問世。

【創作背景】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作品編號31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創作於西元1801年至1802年間,這三部作品同時著手,各自展現截然不同的風格。「G大調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最為淺顯,具有親和力。「小調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因為「暴風雨」的別稱,不只知名度比較高,更是鋼琴家們必備的基本曲目之一。至於「降E大調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則是實驗性較高的作品,其中處處顯示了貝多芬急於突破傳統的企圖心。

以「降E大調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為例,在樂曲架構安排上,貝多芬捨棄了之前四樂章形式奏鳴曲「快板-慢板-小步舞曲-輪旋曲」的格式,他把其中的慢板樂章,改以「詼諧曲」形式表現。如此一來,這首作品從頭到尾,始終處在輕快流暢的節奏之下,整體表現出明朗活潑的曲趣。 附帶一提,貝多芬在「詼諧曲」樂章所採用的模式,並非傳統三拍子、三段式的架構,而是兩拍子的奏鳴曲式,其中還加入強烈的節奏感,塑造緊迫盯人的戲劇效果。 整體而言,「降E大調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就像貝多芬在創作交響曲所展現的實驗精神,除了有類似「第五號交響曲」所使用的動機音型之外,關於詼諧曲樂章的安排,也有他的獨到巧思與企圖心,並且為他在這之後一連串的經典作品,打下了創作基礎。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快板(Allegro),奏鳴曲式

鋼琴奏出彷彿輕聲呼喚的第一主題,由兩個短音與一個長音構成,這段節奏感特殊的樂句,形成第一樂章的行進動機(Motive),這個獨特的開場手法,令人聯想到貝多芬之後在1808年完成的「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的命運動機,此外,也曾有人形容這段動機旋律,像是「夜晚星星降臨窗邊時所發出的輕盈聲響」。相較之下,第二主題顯得格外輕快流暢,而且更富歌唱性。 發展部則是以第一主題開始的動機旋律為主,經過重新包裝之後,在力度與調性的運用上,展現了多層次的變化。在簡短的發展部之後,樂章開始的第一主題動機樂句,以原貌再度出現,第二主題則是緊接在後。樂章最後,在第一主題動機音型的帶領之下,在略帶幽默的氣氛中,俏皮地結束。

第二樂章 活潑的稍快板(Allegretto vivace),詼諧曲,奏鳴曲式

不同於一般詼諧曲所使用的三拍子,以及A-B-A三段曲式,貝多芬在這裡安排的,則是兩拍子的奏鳴曲式。此外,四樂章架構的奏鳴曲,通常在第二樂章安排的是慢板或行板,但貝多芬卻改以詼諧曲,這又是一項突破。 由活潑俏皮的第一主題開場,其中加入剛硬的斷奏音型,讓這段主題展現出一股青春活力。之後的第二主題,隨著左手彈奏的激烈節奏,右手則是彈奏出一連串十六分音符,更增加了緊湊感。整個樂章在強烈節奏與斷奏音型之下進行,營造出一股緊迫盯人的音樂張力。 

第三樂章 優雅的中板(Moderato e grazione),小步舞曲

這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在他鋼琴奏鳴曲裡使用小步舞曲,風格上完全承襲傳統小步舞曲的優雅韻味,與先前第二樂章的詼諧曲,正好形成強烈對比。 在輕柔的三拍子節奏之下,鋼琴彈奏出歌唱般的優雅旋律,中段則是較為莊重的旋律,節奏分明。之後回復樂章開頭主題,最後則是靜謐地結束。相較於前後兩個樂章,這段小步舞曲,更有一種樸實平靜的美。 

第四樂章 火熱的急板(Presto con fuoco),奏鳴曲式

貝多芬這首鋼琴奏鳴曲,對於演奏技巧的要求相當高,第四樂章「火熱的急板」一開始,就可能會讓鋼琴家的手指打結。 樂章一開始就展現了急速奔馳的速度,兩個主題緊密地銜接在一起,整體呈現出流動的旋律,以及跳躍的節奏感,好像是獵人騎著馬匹、吹奏獵號的音響效果,因此曾被冠上「狩獵奏鳴曲」的別稱,也因為這段旋律的跳躍感,於是有人把這段主題形容為「德國式的塔朗泰拉舞曲 (Tarantella)」。 進入發展部之後,衝刺般的速度感依然未減,再加上小調包裝的戲劇張力,以及強而有力的塔朗泰拉舞蹈節奏,讓這段短小的發展部,顯得生氣蓬勃。再現部則是將樂曲開始的快速旋律再度呈現,樂章結尾則是在塔朗泰拉的舞蹈節奏之下,逐漸加強音量,達到火熱般的高潮。整個樂章呈現出燦爛明亮的光彩,彷彿散發出無盡的朝氣活力。

【影響】
1802年,貝多芬完成作品編號31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之後,曾經表示,他對自己在這之前創作的樂曲不甚滿意,並且打算在這之後開啟新的創作風格。 不論這段話是否是針對這三首奏鳴曲而言,但至少從這時期之後,貝多芬的音樂愈來愈顯現出這位作曲家內心的真實情感,有時甚至有暴風雨般的狂熱性格。至於在樂曲架構上,也比過去承襲自海頓 (Franz Joseph Haydn , 1732~1809)與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傳統,更有突破性的創舉。 

 


F大調第二十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54
Piano Sonata No.22 in F major, Op.54 

【創作背景】
西元1804年,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完成第二十二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這段時間裡,他的思緒集中在創作歌劇「費黛里奧」,只能利用構思歌劇的空檔,譜寫本首樂曲,此外又因為夾在「熱情」與「華德斯坦」這兩大奏鳴曲中,所以使得這首小型的奏鳴曲就相形失色許多。以至於研究者向來給予貶抑、負面的意見居多,例如「這部作品只是音符的遊戲」、「因為專心於歌劇的創作而寫不出好東西」等等,向來少有善意的肯定。 

這首二樂章的鋼琴奏鳴曲,並沒有任何題獻對象,樂譜在西元1806年曾經以「第五十一號奏鳴曲,作品54」的名義出版,當中的作品編號54並沒有問題,但為什麼是「第五十一號」,研究者卻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有人曾經將貝多芬在波昂時期創作的奏鳴曲式作品加以排序,卻沒有得到答案。作曲家本人的創作手稿目前仍下落不明。 

【樂曲架構】

第一樂章 小步舞曲的速度(In Tempo d'un Menuetto),類似輪旋曲形式

具有小步舞曲節奏的第一主題,由四小節構成的音型動機,優雅地反覆演奏。接續的第二主題,呈現出激烈的風格,先是低音部演奏強勁的斷奏三連音,右手則是慢一小節加入,以卡農的方式跟進演奏,並帶有突強的演奏效果,和安穩的第一主題形成強烈的對比。樂曲逐漸平靜下來,進入由第二主題形成的發展樂段,在低音部的三連音襯托下,帶出第一主題再現,再接著是第二主題再現,但規模都縮減了,不像首次出現時反覆演奏那麼多次,最後以第一主題的演奏結束這個樂章。 

第二樂章 稍快板(Allegretto)

演奏的順序為A─A反覆,BA─BA反覆,結尾。 第二樂章的主題,先由低音部演奏,高音部在兩小節後以同樣的音型演奏,樂曲中綿延不絕的十六分音符,讓樂曲表現出「無窮動」的性格。所謂「無窮動」,就是指節奏固定、快速、而且不停演奏的樂曲風格。在音符不停流動往前的狀況下,音樂也開始經歷一連串繁複的轉調。最後,結尾樂段速度加快,以積極、充滿朝氣的方式發展十六分音符的音型,強而有力的結束全曲。 

【影響】
貝多芬這部在創作歌劇空檔時所完成的作品,儘管沒有受到重視,不過仍不能將這首樂曲理解成只是演奏技巧、形式和對位法的創作練習。觀察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創作,在三十二首的作品當中,可以發現作曲家不停的在開發不同的作曲手法,像是採取非三個樂章的架構,或是運用強弱對比效果、踏板技巧等新穎的演奏方式,顯示貝多芬不斷突破的企圖。在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第二十二號鋼琴奏鳴曲」並未採取奏鳴曲式,而是以輪旋曲的方式來創作,同時又僅為兩個樂章!這是非常獨特的地方。而之後的「第二十四號」、「第二十七號」以及「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貝多芬同樣也採取了二樂章的形式創作。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