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B小調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作品74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in B minor, Op.74 'Pathetique'

預計下架時間:---無


簡介

作曲時間:1893年

作品類型:交響曲

電台排行榜:第9名

作曲家小傳:
西元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tch Tchaikovsky, 1840~1893)出生在俄國的工業城市沃金斯克(Votkinsk),原本他在父母親的期望之下研讀法律,但是喜愛文學和藝術的他,真正嚮往的卻是音樂工作。西元1862年,二十二歲的柴可夫斯基和「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院長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1830~1894)學習作曲,隨後進入音樂學院就讀,這時他才真正開始積極、勤奮地學習音樂。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種類繁多,最大的特色是把民謠和舞曲融入作品中,並且將俄國文學裡獨特的童話色彩和豐富的想像空間,藉由優美的旋律充分表達,因此柴可夫斯基成為俄國十九世紀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但是他的作品絕非侷限於「國民樂派」的民族風格,甚至還跨越國界,展現多元化色彩,進而被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接受。

立即購買 即刻聆聽

單集收錄

00

:

00

:

00

00

:

00

:

00

一分鐘導聆


 

西元1893年8月,
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第六號交響曲,
一個多月後,
樂曲在柴可夫斯基親自指揮下進行首演,
卻未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首演後隔天,柴可夫斯基和他的弟弟做了一番檢討,
決定將這首交響曲的標題訂為「悲愴」,
希望能更凸顯樂曲的特色。
然而,就在首演後第九天,柴可夫斯基離開了人間,
這首不朽的「悲愴」交響曲也成了他為自己所作的「安魂曲」。

每個樂章,
就像在以緩慢的速度倒帶,回顧一生,
從慢板開始,也以慢板結束。
而多半是三拍子的圓舞曲,
柴可夫斯基卻改用三拍,再加上兩拍來跳,
少了一拍,就這麼一拐一拐地,
跳完人生的最後一支舞。

憂傷的慢板有如心底最深處的嘆息,
悲愴之美為柴可夫斯基的生命劃下休止符,
聆聽之餘,也有造化弄人的哀戚之美!

深度導聆


「悲愴」標題遭出版商否決,柴氏將樂譜上之悲愴字眼塗去。 不知是否為巧合?還是一語成讖?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生前最後一首作品,帶有濃厚的憂鬱與悲傷色彩,那就是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悲愴」交響曲第一樂章一開始,就瀰漫著哀傷的氣氛,黯淡憂傷的第一主題,溫柔的第二主題,重複出現一次之後,就進入激烈的段落。這兩個主題以敵對的姿態出現,展開戰鬥;我們彷彿看見熱情吶喊和慌亂奔馳的場面。過了一會兒,樂曲依然激動,但是卻沒那麼猛烈了。漸漸地,所有的聲音都平靜下來。 西元1893年,五十三歲的柴可夫斯基

您已經是AOD會員? 登入
愛樂
立即訂閱您專屬的音樂饗宴
  • • 華人世界最大的古典(經典)音樂資料庫。
  • • 特色主題AOD、OnLine自由搭配聆聽。
  • • 隨時更新,精選最有價值的內容上架。
  • • 人性、溫度、接地氣!老少咸宜,隨選隨聽!
查看訂閱方案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單集收錄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