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unday

2025-11-16

00:00

|

02:00

布魯斯‧威力

沈鴻元、蘇重

「藍調」是美國唯一的原生種音樂,是來自底層的力量!「藍調」是搖滾樂、靈魂樂、嘻哈、饒舌等現代流行音樂的前身。我們身為現代人,不能不認識它!從「藍調」出發,主持人沈鴻元、蘇重帶您一起了解二十世紀後流行音樂的一切脈絡。

02:00

|

07:00

音樂水龍頭

劉昱沁

無論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或是晝伏夜出的夜貓子!就讓音樂舒緩您白天壓力過後的情緒,穩定您夜裡清醒時的思緒!

07:00

|

08:00

音樂禪

王世強

行亦禪,坐亦禪,音樂讓您神往,韻律讓您超然…

08:00

|

10:00

樂來樂高

王世強

週末清晨,適合暫時放下緊張情緒,慢放生活步調,讓您的心靈,煥然一新!

10:00

|

11:00

音樂塗鴉國

吳逸芳

孩子是寶,是希望,也是未來!
愛樂電台,視如己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音樂塗鴉國」,小朋友最沒有壓力的音樂課,吳逸芳姐姐歡喜鬥陣!

音樂就在你身邊:色彩狂想曲
紅色,用聽的是什麼感覺?藍色聽起來又是什麼感覺呢?有些人聽音樂就會想到顏色,你相信嗎?音樂世界多采多姿,一起來感受音樂裡的色彩狂想吧!

● 音樂百寶箱:作曲家故事—蕭邦
蕭邦的音樂,就是一首首的詩…兩百多年前,他是法國巴黎沙龍裡很受歡迎的鋼琴王子,許多貴婦們都是他的忠實粉絲,但他最愛的還是很有個性的女小說家喬治桑!

● 我是愛樂小DJ:
徵求小聽眾投稿,邀請孩子將自己錄製的曲目介紹口白上傳至雲端,透過廣播與聽眾分享喜愛的音樂。

※本節目獲教育部補助媒體製作刊播※

11:00

|

13:00

一生的古典音樂計畫

節目部

【海頓:第六~八號交響曲】

海頓被譽為 「交響曲之父」,但是關於他的交響曲創作數量說法不一,原因在於當時對於「交響曲」的定義相當模糊,海頓的作品在其生前也尚未編號,而是以許多不同名稱代替,目前多採用霍伯肯(Hoboken)所列的作品編號來計算。而「早晨」、「中午」、「夜晚」這三首作品一般雖稱為「交響曲」,卻是以獨奏樂器群與管弦樂團方式進行,比較接近「大協奏曲」,有時又像「交響協奏曲」,而且獨奏樂器群裡,管樂器的份量不少,也與「嬉遊曲」形式相近。無論如何,海頓交響曲多采多姿的型態,呈現出巴洛克樂派與初期古典樂派的銜接趣味。

13:00

|

15:00

樂興之時

王琦

兩分鐘的音樂,是短曲小品,卻能讓我們隨著樂思穿梭古今、飛越百川。
樂起,興起。在這片刻,流洩的音符將帶你徜徉樂興之時、幻想之境...。

15:00

|

17:00

Time Traveler 時光旅人

姚仁恭

本週時光旅人節目中,經典歌曲將延長為兩個單元,為你介紹十三首都是在西元1975年(民國64年),主持人高二升高三時聽歌最多年代的冠軍歌曲。
同時為了排解聽友推薦歌曲的流量,這次聽友時間也將延長為兩個單元,預計為你播放九首聽友推薦的曲子。

17:00

|

19:00

世界音樂會

德國之聲

【新秀風雲-德國西南廣播交響樂團新任指揮克雷提茲】

出生希臘,畢業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指揮提奧多爾˙克雷提茲(Teodor Currentzis),一身勁黑衣著與精修的髮型,不但是新一代型男指揮,更是近年古典音樂界炙手可熱的明星!他說:「我其實更像一個作曲家,只是我在指揮、不作曲而已。」
而克雷提茲於2018年九月正式接任德國西南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本次節目,就要帶您體會他的領導魅力,請拭目以待!

播出曲目:

Pj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mvt. 2
Igor Stravinsky: Les noces (The Wedding)
Dmitry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14, op. 135, mvt. 9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mvt.
Gyorgy Ligeti: Lontano fur groses Orchester

19:00

|

20:00

吉他風景線

蘇孟風

經典名盤 Master in the Studio
《 19th Century Masterworks for two Guitars~從古典到浪漫~吉他二重奏名曲選 》
十九世紀吉他音樂正值處於由古典樂派轉變為浪漫樂派的重要時期,其中有幾位大師身ㄏ過人作曲、演奏才能,他們的影響力透過作品以維也納、巴黎為中心輻射到整個歐洲,不過多數樂曲以吉他獨奏為主,量少質精的吉他二重奏曲目也因而顯得彌足珍貴。來自義大利的 SoloDuo 吉他二重奏在2008年錄製的《Noesis – 19th Century Masterworks for two Guitars 》專輯中,精選了四位作曲家的作品,重現浪漫古風之美。
法國的羅耶爾Antoine de Lhoyer(1768-1852)與柯斯特 Napoléon Coste(1805-1883)代表的正是世代與風格交替的代表人物,兩位吉他家的創作語彙截然不同,羅耶爾深受海頓、莫札特的影響,而柯斯特則傳承了來自西班牙、定居於的梭爾各項演奏技法與作曲架構,進而開創出更加豐富的音樂面向。出身義大利、成名於維也納的朱利亞尼 Mauro Giu-liani (1781-1829)則是於功成名就之後重返家鄉,以氣勢磅礴的音樂風格與炫技特質建立自己獨特的地位,而匈牙利作曲家梅爾茲 Johann Kaspar Mertz(1806-1856)更是1856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作曲大賽首獎得主,與獲得第二獎的柯斯特一時瑜亮、傳為佳話。他的音樂充滿文學氣息,深具德國藝術歌曲的神隨,在同時期吉他音樂中獨樹一幟。

20:00

|

21:00

黑白雙人舞

葉綠娜

【你來不及參與的鋼琴黃金年代】

蘇聯鋼琴家Maria Yudina(1899-1970)出生在俄羅斯帝國的猶太家庭,1912年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師事Yesipova(1851-1914)、學科師事Blumenfeld(1863-1931)與Nikolayev(1878-1942),作曲家Shostakovich(1906-1975)與鋼琴家Sofronitsky(1901-1961)都是同學。1917年二月革命之後,1918年曾休學,後於1921年畢業。
1923年於母校擔任教授,除了專注於J. S. Bach(1685-1750)與Beethoven(1770-1827)的作品之外,他也東西並重於好友Shostakovich、Hindemith(1895-1963)與新維也納樂派的當代作品。因追求哲學與宗教等音樂精神上的自由,1930年校方因共產黨的壓力而將其解雇。
1932年到1933年間於提比里西國家音樂學院任教,1936年到1951年受到鋼琴家Neygauz(1888-1964)建議,前往莫斯科音樂學院執教;1944年於格涅辛音樂學院任教,教授室內樂合奏與聲樂,1960年因為對宗教的態度與擁護當代西方音樂而被解雇。
其後雖能公演,卻被禁止錄製;1961年在列寧格勒的演奏會安可時追思作家Pasternak(1890-1960)並朗誦其詩作,此舉嚴重觸怒蘇聯政府,旋即被禁止登台長達五年。
1966年解禁後,於莫斯科音樂學院舉辦關於浪漫主義音樂的系列講座;1969年舉辦最後一場演出,後於隔年去世,終其一生因為對思想的自由態度而受到獨裁壓迫。

出身烏克蘭的蘇聯作曲家、鋼琴家Sergei Prokofiev(1891-1953)4歲跟隨母親習琴,5歲開始作曲。1902年跟隨Glière(1875-1956)學習,1904年經老師介紹給Glazunov(1865-1936)後入學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事Rimskiy-Korsakov(1844-1908)與Lyadov(1855-1914)。
1917年布爾什維克的十月革命使他於1918年逃到美國,1920年卻因財政危機又移居法國巴黎。1927年第一次回到「新祖國」蘇聯,因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使得歐美演出機會銳減,1936年起定居莫斯科。
回到俄羅斯之後,他仍在不穩定的政治環境下寫出許多作品;原本預期長年於海外樹立的知名度能讓自己逃離蘇聯領導人Stalin(1878-1953)意識形態的高壓監管,卻於二戰後如同Shostakovich(1906-1975)、Khachaturian(1903-1978)那般成為日丹諾夫教條(Zhdanov Doctrine)批判下的犧牲者。
1948年被蘇聯共產黨指責觸犯了「形式主義錯誤」,他的八首作品被下令禁演(包含第六、八號鋼琴奏鳴曲);飛來橫禍嚴重影響了他的經濟與身體狀況,晚年卻仍持續創作不少作品,最終卻諷刺地於1953年3月5日與Stalin同日逝世。

21:00

|

22:00

不只是崑曲

劉家渝

【溫宇航戲說《牧羊記 • 望鄉》當中的李陵一角】

離鄉背井,有家歸不得,是人生極大的苦痛,
但望向遠方家鄉的眼神與背影,
有人是堅毅勇敢,有人卻是充滿了悔恨懊喪,
歷史上,蘇武與李陵就是兩個最鮮明的對比。

不只是崑曲節目,
崑曲小生溫宇航跟您聊聊他人生中第一個創發的角色,
《牧羊記•望鄉》當中的李陵,
生命的跌宕起伏、無可奈何,
就在唱念與身段之間,翻騰飛舞淋漓盡致。

※ 本節目由「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播出。 ※

22:00

|

23:59

Radio Concert

王世強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