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Saturday

2025-10-11

00:00

|

02:00

爵士第一現場

沈鴻元

【爵士經典現場】
金鐘獎主持人,「臺灣爵士一哥」沈鴻元,經典回顧!

02:00

|

07:00

音樂水龍頭

劉昱沁

無論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或是晝伏夜出的夜貓子!就讓音樂舒緩您白天壓力過後的情緒,穩定您夜裡清醒時的思緒!

07:00

|

08:00

音樂禪

王世強

行亦禪,坐亦禪,音樂讓您神往,韻律讓您超然…

08:00

|

10:00

樂來樂高

王世強

週末清晨,適合暫時放下緊張情緒,慢放生活步調,讓您的心靈,煥然一新!

10:00

|

11:00

大大的必修課

高劭宜

【台北仁濟醫院骨科主任林繼昌,告訴您如何「活骨」】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骨質疏鬆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
為什麼長者容易骨質疏鬆?和年齡有正相關嗎?
骨質流失可以逆轉或預防嗎?
健康的身體,除了要「活血」,也要「活骨」!
什麼是活骨,又要如何活骨呢?

本週「大大的必修課」,
台北仁濟醫院骨科主任林繼昌,帶您認識骨質疏鬆症。
提早存骨本,保持骨骼健康,降低老後生活風險,
迎接輕鬆自在的退休人生。

※本節目由台北仁濟院贊助播出

11:00

|

13:00

一生的古典音樂計畫

節目部

【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

一個國家,竟然有兩首國歌?
不管來自什麼國家,大多數的人對於自己國家的國歌都會有特殊的情感。不過在英國,卻有一首作品,它的地位不但直逼英國國歌「天佑女皇」,更被國王愛德華七世評為「會流傳全世界」的曲子;這首人聽人愛的作品,就是來自艾爾加創作的「威風凜凜」。

13:00

|

15:00

樂興之時

王琦

兩分鐘的音樂,是短曲小品,卻能讓我們隨著樂思穿梭古今、飛越百川。
樂起,興起。在這片刻,流洩的音符將帶你徜徉樂興之時、幻想之境...。

15:00

|

17:00

布魯斯‧威力

沈鴻元、蘇重

「藍調」是美國唯一的原生種音樂,是來自底層的力量!「藍調」是搖滾樂、靈魂樂、嘻哈、饒舌等現代流行音樂的前身。我們身為現代人,不能不認識它!從「藍調」出發,主持人沈鴻元、蘇重帶您一起了解二十世紀後流行音樂的一切脈絡。

17:00

|

19:00

世界音樂會

德國之聲

【幽靈重奏─2020年海恩巴張力音樂會】

先前因為新冠疫情,每年在德國海恩巴發電廠舉行的「張力音樂會」,在 2020 年移至柏林的音樂廳演奏、並透過網路放送。由於現場沒有任何觀眾,這場音樂會也被稱為「幽靈音樂會 (Ghost Concert)」;雖然看起來有些沉重,但音樂家們還是透過音樂,為聽眾帶來正能量。
今天的節目,帶來 2020 年「海恩巴張力音樂會」。音樂家們要帶來貝多芬和巴爾托克的「小提琴奏鳴曲」,以及布拉姆斯的B小調單簧管五重奏。單簧管演奏家 Sharon Kam 為此表示:「你在結尾聽到心跳聲。這首曲子確實走到了盡頭 —— 但在結束前,卻像是經過一段充滿情感和喜悅的旅程,就像是一場美好的告別。」

播出曲目:

Leos Janacek: Pohadka (Fairy Tale), three pieces for cello and piano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a in C Minor for violin and piano, op. 30, No. 2
Bela Bartok: Sonata No. 2 for violin and piano
Johannes Brahms: Quintet in B Minor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quartet, op. 115

19:00

|

20:00

迷人的小提琴世界

蘇顯達

【小提琴家Frank Peter Zimmermann特輯】

1965年出生於德國的小提琴家齊默曼,曾於福克旺音樂院師事Valery Gradov,後於柏林藝術大學師事Saschko Gawriloff,亦曾師事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首席Herman Krebbers。年僅14歲就登上琉森音樂節演出,1980年代起於世界各地巡演,與指揮家Lorin Maazel、若杉弘、Bernard Haitink、Wolfgang Sawallisch、Mariss Jansons皆有合作。今晚的節目,和您一起來欣賞,莫札特的作品。

20:00

|

22:00

Time Traveler 時光旅人

姚仁恭

本週時光旅人節目,將用整整三個單元,為你介紹很多人認為是最偉大的鄉村民謠歌手,崇尚大自然的John Denver,以及他的18首代表作品。

22:00

|

22:59

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陳樹熙

【Ballets Russes, Part 2,藝術世界Mir Iskustva】

1890年,Diaghileff終於被朋友圈子裡的大家所接受,以往天真的論文、討論、爭論也停止了,Pickwickian們長大成年了,大家決定在他們共同的興趣-繪畫上展開第一次的冒險,他們辦了一個雜誌-Mir Iskustva「藝術世界」,它不但是一本雜誌,更是一項藝術運動,希望打破「巡迴畫家」(Peredvizhniki)生硬的學院派傳統,主張傾向更自由、更具個人表達特性的新藝術,年輕的藝術家不約而同的認同著他們的理念,Mir Iskustva一時引領著俄羅斯藝術界的風潮。

在畫壇方面的影響力使得Diaghileff在1898年受到Marinsky劇院新任總監Serre Wokonsky王子(1860.5.4-1937.10.25)的邀約,成為總監的初級助理,時年27歲的Diaghileff一腳踏入了俄國歌劇與芭蕾舞劇的核心要地,Pickwickian們也個別獲得一些較小型製作的機會,Diaghileff負責編輯的劇院年鑑也得到沙皇的讚美肯定,出頭天似乎就應該不遠了。Wolkonsky答應讓他們製作Delibes的芭蕾舞劇Sylvia,然而管理劇院的高層委員會卻質疑為什麼要把這樣重要的年度製作交給初級助理負責,這是違反規定的,Wolkonsky只好要Diaghileff放棄製作計畫,然而Diaghileff不從,反而威脅對方要停止編輯劇院年鑑,Wolkonsky最後只好下令要他辭職。

Diaghileff找了他的皇室朋友去問沙皇的意見,沙皇回答說:「假如我是Diaghileff的話,我不會辭職。」Pickwickian們以為他們這場戰爭是贏定了!當天是星期五,星期六是內政大臣向沙皇做國事報告的日子,當天大臣生病請假,由其助理Ryzevsky向沙皇做報告。沒人知道那天Ryzevsky跟沙皇說了些什麼,當星期一早上,躺在床上仍然睡眼惺忪的Diaghileff打開皇家公報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他因為觸犯第三條皇家禁令被開除辭退的新聞。

這條禁令非同小可,多半只有因為觸犯貪污,或做了不名譽的事情的人才會被如此處置,被依此禁令開除者,終身無法再為皇家服務,綜觀Diaghileff一生中,他從沒有受過如此沈重的打擊,他所有的宏圖偉業徹底垮了,他因為一個不是他犯的錯誤而導致他被皇家劇院以及俄國皇室所切割,他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將目光投向西方,帶著 Pickwickian們往西歐發展。

他不得不如此!這是他唯一可走的路!

23:00

|

23:59

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陳樹熙

【海頓與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Part 2-起跑點-海頓的Op.20與莫札特的《嬉遊曲,KV136》與《第一號弦樂四重奏,KV80》】

歐威爾的《動物農莊》裡有言:「所有的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套在弦樂四重奏上來說:「所有的樂器一律平等,但是有些樂器比其他樂器更加平等」,顯然這「更加平等」的樂器就是第一小提琴,但是這跟「由四個份量平等的樂器所構成的交談」的弦樂四重奏基本精神是相違背的;「菁英政治」VS「民主精神」??或許吧!

讓我們聽一聽海頓與莫札特初期的作品,瞭解一下這起跑點,隨後四、五十年之間的爆炸性發展,是身為愛樂者的你想成為「真正的音樂愛好者與鑑賞家」絕不可錯過的音樂史盛宴。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