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貝多芬的樂譜手稿,為什麼會出現在貴婦的遺物堆中?(11)


你是由內向外聽音樂?
還是由外向內聽音樂?

什麼叫做「音樂格局」?

音樂家為什麼,永遠會被音樂以外的人、事、物所牽制?

台灣音樂才子陳樹熙,想法多,說話快,逆向思考,擴大格局,帶領大家由外向內,發掘生命和藝術的連結!

愛樂電台,三十而立,榮譽推出,「Inside Music,Music Insights」

聽見「沒有音樂包袱」的音樂故事!
陳樹熙,陪您狂想「兩小時」!

Inside Music, Maybe you can also say,
this is —「Music Insights」!
 

【節目資訊】
● 主持人:陳樹熙
● 
節目播出時間:每周六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歡迎加入FB粉絲專頁: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Music Insights】節目概要
主題:也談談所謂的「詮釋」,Part 1

1990年,Hellmut Stern出版了回憶錄《Saitensprünge》。1993年被德國總統魏查克授予聯邦十字勳章。

1991年10月,我當時所服務的聯合實驗管絃樂團要進行演奏團員評鑑,特別邀請了幾位國外音樂家來擔任評審,其中的一位是擔任過柏林愛樂Vorsitzender(主席)的第一小提琴手Hellmut Stern(1928.5.21-2020.3.21)。身為猶太人的Stern,在10歲的時候,因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管總領事何鳳山,大量密發給猶太人的簽證,幫助了許許多多的猶太人,逃到中國的上海以及哈爾濱,也因而使得他對中國念念不忘。

在聊天中,我提到「貝多芬的詮釋」,他睜大了眼睛看著我,說:「Herr Chen,什麼時候樂曲才需要有人去詮釋它?唯有它不被人們所理解時,才需要詮釋。貝多芬今天有還什麼是我們不懂,而需要被詮釋的嗎?我們只是在演奏貝多芬,假如指揮好,我們就有一個好貝多芬,假如指揮不好,我們就有個不好的貝多芬。」

這說法,讓我驚嚇不已,顛覆了我之前的認知。究竟所謂的「詮釋」是否該成為「版本」?每個時代回不會有自己喜歡的調調,而會影響到樂曲預設的演出情境?而一首歌在經過改編之後呈現出來的情緒氛圍可能根原本的版本大相逕庭,然而這又能說是「詮釋」嗎?讓我們跨越幾十年來的錄音,尋找由一而化為多的「音樂分身」,聽聽時代精神所留下的聲音足跡。

AOD免費專區─即將上架>>


【Inside Music】節目概要 
主題:
從《給愛麗絲》談起,Part 1

在已經寫作了《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鋼琴奏鳴曲《熱情》之後,我們的樂聖,居然寫了一個可可愛愛小小的曲子,而這首曲子並未被貝多芬交給出版商發行。

而是後來在某位貴婦的遺物中,發現了這曲子的手稿,隨後根據封面上龍飛鳳舞的題辭,將之命名為《給愛麗絲》,當作貝多芬的未編號遺作出版,以今天這首曲子受歡迎的程度,我們不難想見若是當年被出版的話一定保證賣翻天。可是,貝多芬為什麼沒有出版它,而曲子的手稿,又為什麼會在這位貴婦的遺物堆中呢?而這究竟隱藏這一段什麼八卦呢?

作曲家取的曲名,又怎樣是連結起樂音來的呢?若我們假設《給愛麗絲》是一封純粹透過音符傳達的情書,那麼貝多芬又在曲子裡安了什麼樣的符號,讓收到情書的人可以接收到他的信息。

讓我們從《給愛麗絲》談起,嘗試著從創作的角度出發,推敲作曲家筆下的音樂,如何意有所指,尋著線索、細心探究,你將有機會學到如何成為作曲家的「知音」。

AOD免費專區─即將上架>>

愛麗絲到底是誰?其實她的本名是...


【主持人 陳樹熙】

作曲家、指揮家、資深音樂人
前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指揮文憑和作曲文憑畢業,在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皆有相當的知名度與活動力。曾經先後擔任過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現在的國家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現在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副指揮、副團長,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副團長、團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曾經跟隨游昌發、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蕭滋及Karl Ö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歷年來曾經先後獲得過「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臺灣省交響樂團第二屆徵曲比賽第二獎(1993),以及多次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在指揮方面,也曾經擔任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河北省交響樂團、俄國Voronehz愛樂管絃樂團等樂團。

作品常在國內外演出,芭蕾舞劇《傾城之戀》(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委託)、《六堆即景》、《八音協奏曲》、《布農傳奇》、《雲豹之歌》、《桐花組曲》、《山歌》、古琴協奏曲《琅琊行》等;國樂合奏曲《眾神出巡》由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並錄音由SONY發行並多次帶往該團美國及中國巡演,《龍鳳呈祥》(2016)由國家交響樂團錄音發行,馬來西亞愛樂也曾演出。曾擔任表演藝術雜誌專欄作家,著有《音樂欣賞》等書,翻譯文章見於《西洋音樂百科全書》(台灣麥克出版)等書。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