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堂音樂課】─鮭魚返鄉,必定,長的肥美!~葛利格


葛利格(Edvard Grieg,1843~1907)

 

鮭魚返鄉,
必定,
長的肥美!

這位音樂家三十一歲,國家就決定養他一輩子...
他六十大壽,全國放假一天表示慶祝...
出殯葬禮上,有四十萬民眾送行...
他就是「北海小英雄」,挪威作曲家葛利格!

自古「出產海盜」的挪威,從十四世紀起,
在世界上幾乎消失了四百年。
十九世紀後,德、法以外的歐洲,
民族主義蔚為風潮,政治、文化努力爭取自主。
在德國萊比錫音樂院以第一名畢業的葛利格,
回到家鄉挪威,根據「最優美動人的草根性民歌」,
這位「海外歸國學人」,找到了挪威人的民族靈魂。

儘管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曾批評葛利格的音樂太「悅耳」了:「聽起來就像是裹著冰雪的棒棒糖!」
但是,這並不阻止葛利格繼續創作人們真正「想聽的聲音」。

他用一生時光,不斷寫下一首首歌頌故鄉的音樂詩篇—「抒情小品」,描繪純樸的挪威農民生活;
而戲劇配樂「皮爾金」,是鄉野皆知的惡棍冒險傳說,人物鮮明、讓人又愛又恨,而音樂,更是大獲好評!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則是反映著北國壯麗的湖光山色。

葛利格擅長用好聽的旋律、貼近大眾的故事,他的作品量少但質高,在他有生之年,不論走到哪兒,都受到同胞的愛戴,
他也是十九世紀國民樂派的「北歐代表隊」的福將!

柴可夫斯基曾形容這位矮小音樂家的眼神,「永遠像個小孩」。
「北海小英雄」棄武從文是對的,迷途知返,更聰明!

葛利格的音樂,與「想聽的聲音」,都在愛樂電台播放的曲目裡。

今天的流行,明天的古典,
愛樂電台,經典呈現,呈現經典。


名人定位

爭千秋?先爭一時!

 

您看過卡通片「北海小英雄」嗎?

十九世紀末,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蔚為風潮,並且影響了音樂的發展,歐洲非音樂主流國家如西班牙、北歐各國、波西米亞地區開始為自己發聲,同時或許是水到渠成的關係,每個國家都出現了至少一位具有民族特色的作曲家,他們取材本國音樂元素,融入德、奧、義、法傳統主流音樂中,為古典音樂創造了更多活力與精神,人稱「國民樂派」。

國民樂派作曲家的發展受到了許多限制,同時並非人人皆能成功長期站上國際舞台,所以「在家鄉受到熱烈歡迎」、「生前、死後評價大起大落」、「後繼無人」...都是國民樂派作曲家特色,並導致國民樂派的快速消失。當然,這其中也隱藏了「主流打壓非主流」的弔詭。畢竟,以往德奧樂派基礎穩固,並且已和政治實力結合,主導「古典音樂世界」企圖明顯。

挪威作曲家葛利格的一生,足以說明十九世紀末的「音樂現實」。他年輕時前往德國萊比錫求學,受到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影響。學成後,回到挪威,與同好致力推廣民族文化。葛利格擅長抒情小品,旋律優美、曲調輕快,半音階和聲為其特色,一般人較熟悉他的作品「皮爾金組曲」、「a小調鋼琴協奏曲」,但是他的鋼琴曲「抒情小品」,評價更高。

國民樂派,播種扎根

葛利格在國內的地位非常崇高,在國際間雖得到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推崇,但是也被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批評為「裹著冰雪的棒棒糖(軟糖)」。

他的「行情暴跌」出現在死後,他過去為人讚揚的「半音階和聲」被罵為「俗氣」,作品「不合時宜」,並非「萬古常青型作曲家」,聽他的音樂就像在「翻閱祖父發黃的相簿」,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反浪漫主義排山倒海而來,他和李斯特、孟德爾頌更一度被貶為「十九世紀最差的三位作曲家」,當然這其中摻雜了太多主觀歧視態度,絕對不公平。

葛利格是傑出的鋼琴家、作曲家及指揮家,也有「北歐蕭邦」之稱。他和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1810~1849)一樣,都有作品難以詮釋的問題,所以自然吃了許多虧,因為後來未接受過浪漫主義薰陶的鋼琴家,很容易被樂譜上的音符牽著走,而無法得知作曲家在創作時所強調的彈性與自然,而這也就是為何專業演奏家經常會大量閱讀作曲家「樂譜以外資料」的原因,因為「詮釋及揣摩在五線譜上是找不到的」!

除了海盜、鮭魚之外,挪威在十九世紀幾乎是個被遺忘的國家,葛利格在音樂上的表現,讓挪威音樂得以走上世界舞台。或許有人認為他只是「次要的音樂大師」,但是對挪威人來說,他卻是唯一的大師,因為他讓挪威在四百年古典音樂史上沒有缺席!


重要入門作品

 

人物極短篇

挪威的浮士德

挪威是北歐海盜維京人的老巢之一,全國有三分之二位於北極圈內,而且大部分為山地,海岸全為鋸齒狀險峻海灣,在這種艱苦環境下,迫使挪威人自古即必須發展航海術,至海外探險求富或搶劫。「皮爾金」就是這種背景下的創作,也在反映挪威人的冒險性格。劇中主角皮爾金,行事荒唐但充滿幻想,易卜生以他反諷挪威人意志不堅,最後只能靠女性救贖,類似歌德的著作「浮士德」,因此也有「挪威的浮士德」之稱。

管弦樂/協奏曲

 

皮爾金組曲

 

霍爾堡組曲

 

a小調鋼琴協奏曲

奏鳴曲

 

F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8

 

G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3

室內樂

 

c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

鋼琴曲/聲樂曲

 

抒情小品


 

請鎖定每週一至週五,15:00-17:00,我不是一堂音樂課,聆聽更多節目內容。

?>

請先登入會員

加入音樂庫

加入音樂庫